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锣的意思-锣字五行属什么-锣字取名的寓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锣的意思-锣字五行属什么-锣字取名的寓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宫商角徵羽指代什么?
宫商角徵羽代表了音阶,“宫、商、角、徵、羽”(读音为gōng shāng jué zhǐ yǔ)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亦称作五音。
宫商角徵羽是五音,它是我国传统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代表的音调分别为do、re、mi、sol、la。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可以追溯到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那时候就有中国古乐基本音阶了。
宫商角徵羽指代了音阶,“宫、商、角、徵、羽”(读音为gōngshāngjuézhǐyǔ)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亦称作五音。
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约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用数***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五音又是音韵学的术语,是古人依发音部位对声母的分类和表记方式。宫商角徵羽这五声能用一些乐器突出他们每一个的音阶的声音,最能代表宫的是鼓;能代表商的是锣,钟,或钹之类金属乐器;能代表角的是竹木乐器,如笛,鸟鸣等声音;能代表徵的是二胡,马头琴等弦乐;能代表羽的是古琴,古筝等乐器。
1 宫商角徵羽指代的是古代音乐的五音,分别对应sol、la、do、re、mi。
2 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代传统音乐中常用的五音名称,其来源和具体定义有着历史和文化背景。
3 在古代音乐中,宫商角徵羽被广泛用于音律整理和乐器制作,也影响了后来的歌唱和器乐演奏。
古代五音。
古代汉族音律,五行 配属为“土、金、木、火、水”。
《 礼记 》记载:“宫音”代表天子,统帅“众音”,“ 商音 ”代表臣子,“角音”代表百姓,“徵音”代表政事,“羽音”代表万物。
闻鼓而击,鸣金收兵。为什么鼓楼少,而钟楼多?
这个根本不是一回事啊,“击鼓而进,鸣金收兵”是军事号令,是战场上通过击鼓和敲钲来指挥军队的一种手段;而钟鼓楼却是城市中的建筑,主要是用来报时的。
击鼓和鸣金是古代常用的军事指挥号令,击鼓便是指敲战鼓,鸣金也就是“鸣钲”(注意不是锣)。《说文解字》中有载“钲,似铃,柄中上下通”,钲是一种古代乐器,用铜制成,颜色似金。
△“钲”是一种古代乐器
《荀子·议兵》有载,“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意思就是听到敲鼓生便发动进攻,而听到鸣金声则收兵撤退,在古代相对落后的通讯条件下,这是一种较为便捷且极为有效的军事指挥方式。
关于“击鼓而进”的来历,有着这样一种传说:传说古时东海流波山上一种叫做‘夔’的,形状像牛,全身青黑色,发出幽幽的光亮,头上不长角,而且只有一只脚。其目光如电、叫声如雷,十分威武雄壮。皇帝认为其叫声可以鼓舞士气,于是用其毛坯制成八十面鼓,让玄女娘娘亲自击鼓,顿时声似雷霆,直传出五百里。
△传说中的‘夔’
而关于“鸣金收兵”则可能源于阴阳五行家的说法,古时以东南西北中对应五行,即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土。因古代作战通常在日落前收兵,而此时太阳正在西方,在五行中对应金,故而便有了鸣金收兵的说法。
古代城市中的钟鼓楼最早乃是专用的报时建筑,在实行里坊制(类似于现代的小区)的城市,夜晚通常实行宵禁,早晚击鼓便成为了开关坊门的信号。直到元、明时期,钟楼和鼓楼才开始相对而建,专供佛事之用。
除了设置专门的防火救火机构,清代的人们还如何防范和应对火灾?
古代人的防火意识很高,我们平常看电视剧的时候,总会听到打更的人喊小心火烛。
除了设立专门的机构外,还有很多防范措施:
1望火楼:相当于现在的消防站吧,有资料显示,最早出现在1***1年的河北安平县。《东轩笔录》详细记载了北宋大将狄青因夜间烧纸祭祀而被贬谪至陈州的经过,发现狄青家“夜有光怪”的“ 火灾预警”,便是当时的防火官吏“探主”在望火楼上观察发现的。南宋时期,京城的火隅数量就已经达到12 个之多,管辖望火楼23 座,官兵数量5100 余人。官兵在望火楼上发现异样烟火后,便会立即发出警报,白天举旗帜,夜晚悬灯笼,根据事先的商定,旗帜或灯笼的数量可直接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得到指示方位后,本隅的官兵便会赶往事发地进行扑救,邻隅的隅兵则***待命,听候临安府(杭州)的增援命令。
2城池的护城河:
古代城池建设时,一般都会挖设护城河,即所谓“金城汤池,深沟高垒”,甚至村落都会挖设小型的护城河,如河南省郏县临沣寨便挖设有绕寨一周、长达1500 米的护寨河。护城河用于军事防御的同时,河内的水也成为扑灭火灾的重要水源。灭火水源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街巷中的水井,透过“市井之徒”“井井有条” “背井离乡” 等成语,便可看出水井在古时城池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水井在用于提供生活用水的同时,对就近取水、及时扑救火灾也是十分重要的。古人对较为重要的古建筑还会人为的挖设水池或在院落内设置太平缸,来提供足够的灭火水源。据《大清会典》记载,紫禁城内设置的太平缸有308 尊,在宫殿门口设置的太平缸被称为“门海”,每尊可储水3000 多升。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县安国寺,其中殿的东西两侧各挖设有一矩形水池,名曰莲花池,用来蓄水以防火灾。古建筑的夯土质或砖石质墙体不仅能够起到承托屋顶的作用,且具备优良的阻燃性能,因而古人在古建筑建造中大量加入墙体设计,具体做法有砌筑不开窗的两侧山墙和后檐墙,设置室内隔墙、室外隔墙等。与此同时,古人还在墙体上涂泥抹灰,进一步提高它的耐火性能,《左传·襄公九年》载:“火所未至,撤小屋,涂大屋。”说的便是在火灾未能形成之前,拆除掉较为不重要的小屋,以拉开防火距离,在较为重要的大屋上涂抹“防火涂料”,提高阻燃性。
3古代灭火工具:銮金水缸
最初的灭火工具仅仅是带有提梁的水桶,逐渐发展到水袋水囊。水袋由牛或马皮制成,装入大量水,袋口捆扎起来,仅插一根去节的竹子,发生火灾时,由三五壮丁挤压水袋,向火点注水。水囊由猪或牛的膀胱制成,内装有水,火时将其投入火中,烧破后便可灭火。北宋曾公亮《武经总要》的一幅插图,出现了叫做“救火唧筒” 的装备,其特点是“筒是长竹,下开窍,以絮囊水杆,自窍唧水”。唧筒中装配有活塞和拉杆,用时将竹筒没入水中,然后把絮囊(活塞)水杆(拉杆) 向上抽起,水便通过窍(阀)进入其中,再压下套筒,筒中的水便可以喷射出去,其射程可达20 米。清代出现的“水龙”更为先进,它由压梁、气包和水箱构成,是一种由五六人共同操作的较大型的人力水泵设备,使用时由四名太监两两分组,分别站在木质杠杆的两端,一抬一压,装在水箱中的水受压便会通过软管喷射出来,其射程可达30 米。《清宫述闻》载:“紫禁城内禁区饬火蚀,乾清宫等到处机桶(亦名激桶,即水龙) 70 架。” 除此之外,种类繁多的救火设备,如麻搭、藤斗、火笼、火背心、竹梯、棚索、斧、锯等也发挥着各自的灭火功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锣的意思-锣字五行属什么-锣字取名的寓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锣的意思-锣字五行属什么-锣字取名的寓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